DB3203∕T 1061-2024 紫肉甘薯生产技术规程(徐州市)

ID

9506D7D061AC46799239E914E0F5E200

文件大小(MB)

0.36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CCS,B 05,3203,徐州市地方标准,DB 3203/T 1061—2024,紫肉甘薯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purple-fleshed sweetpotato,2024 - 07 - 31发布,2024 - 09 - 01实施,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203/T 1061—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地环境 1,5 品种要求 1,6 栽培 .1,薯苗选择 2,6.1,机械及设备要求 2 6.2,种植前准备 2 6.3,栽插 2 6.4,田间管理 3 6.5,病虫草害防治 .3 6.6,7 收获 .3,时间 3 7.1,方式 3 7.2,包装 3 7.3,8 运输 .3,9 贮藏 .4,贮藏条件 4 9.1,贮藏方式 4 9.2,出库管理 4 9.3,10 生产过程记录 .4,附录A (资料性) 生产过程记录 5,DB 3203/T 106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强、王欣、张允刚、张梅、后猛、唐维、闫会、高闰飞、宋炜涵、李臣,DB 3203/T 1061—2024,1,紫肉甘薯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紫肉甘薯生产程序,规定了紫肉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要求、栽培、收获、运输、贮藏及生产记录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徐州地区或同类地区的紫肉甘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 525 有机肥料,NY/T 3536 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NY/T 3537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规程,NY/T 3339—2018 甘薯储运技术规程,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紫肉甘薯 purple-fleshed sweetpotato,薯肉色为紫色的甘薯品种,3.2 糖化 saccharification,通过一定条件的贮藏或处理促进淀粉的分解,使甘薯薯块产生更多甜味及风味物质的过程,4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选择无茎线虫、根腐病以及黑斑病发生,土质疏松,耕作层厚度20 cm以上,排灌良好的田块,5 品种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产量较高、耐贮运以及符合市场需求的紫肉甘薯品种。鲜食型紫肉甘薯宜选择食味优良、薯形美观的品种;色素加工用紫肉甘薯宜选择花青素含量高的品种,6 栽培,DB 3203/T 1061—2024,2,薯苗选择 6.1,选用按照NY/T 3537规定生产的脱毒苗,长度以25 cm~30 cm为宜,机械及设备要求 6.2,6.2.1 机械,应配置旋耕、起垄、覆膜铺管一体机、切蔓、挖掘收获等机械和与这些机械配套的拖拉机。单垄作业宜采用功率18.39 kW以上,后轮距为96 cm~105 cm的四轮拖拉机作配套动力,双垄作业宜采用功率58.84 kW以上,后轮距为160 cm~180 cm的四轮拖拉机作配套动力,6.2.2 水肥药一体化设施,选用内径50 mm(或60 mm、75 mm)的聚乙烯软水管作为主管,过滤器为叠片式或筛网式。主管进水口位于水源一侧与垄垂直,并与施肥(药)器相连,出水口与滴灌带相连。垄长小于50 m的地块采用一条主管;垄长超过50 m的地块,应在地块中间加一条主管或者采用两头加主管。滴灌带滴水速度1.5 L/h~2.0 L/h,工作压力0.1 MPa。滴水孔间距以株距为准,种植前准备 6.3,6.3.1 施肥整地,栽插前3 d~5 d,每667 m2施入高钾型三元复合肥25 kg~40 kg及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旋耕、耙平。有机肥料质量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不同地力情况的测土配方施肥参考值如下:,—— 土壤碱解氮低于30 mg/kg时,每667 m2施氮肥(N) 10 kg~15 kg作底肥,介于30 mg/kg~80 mg/kg时,每667 m2施氮肥(N) 5 kg~10 kg作底肥,高于80 mg/kg时可不施氮肥;,—— 土壤有效磷低于20 mg/kg时,每667 m2施磷肥(P2O5)5 kg作底肥,介于20 mg/kg~50 mg/kg每667 m2施磷肥(P2O5)3 kg作底肥;高于50 mg/kg时可不施磷肥;,—— 土壤速效钾低于30 mg/kg时,每667 m2施钾肥(K2O)20 kg作底肥,介于30 mg/kg~100 mg/kg时,每667 m2施钾肥(K2O)10 kg~20 kg作底肥,高于100 mg/kg时可不施钾肥,6.3.2 起垄,足墒起垄,垄距80 cm~90 cm。垄高25 cm~30 cm,垄面平整。起垄后田块四周挖外围沟,沟深低于垄底20 cm,宽80 cm;每隔30 m挖腰沟,沟深低于垄底5 cm,宽50 cm,6.3.3 ……

……